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44|回复: 0

跟着考古学家去寻商

[复制链接]

43

主题

0

回帖

131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31
发表于 2023-8-16 14:52:3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见习记者 张魏8月3日下午,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课堂,跟着著名考古学家去寻商研学活动中,研学学子根据自己对甲骨文、商代历史的理解,用橡皮泥精心设计出心中理想的氏族族徽。“我们氏族的族徽以甲骨文的‘中’和 ‘卜’为主体,其中‘中’有三层含义,河南位于天地之中、是最早中国、河南人真‘中’, ‘卜’代表占卜在商代人心中的重要地位。”其中一个小组自信地阐释着自己的创作理念。安阳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、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,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。殷墟甲骨文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文献发现之一,自殷墟甲骨文发现至今,已出土带字甲骨约15万片,单字近4500字。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商代文字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、成系统的文字体系,对研究商代历史和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。商代的文字只有甲骨文吗?专家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。虽然甲骨文数量最多,符号化程度高,但根据载体不同,商代还有铸于青铜器上的金文、刻画或书写在陶器上的陶文、刻写在玉石上的文字以及用毛笔书写在简牍上的简册等。商代人会使用毛笔进行流利地书写让同学们惊叹不已。从考古发现来看,郑州小双桥遗址已经发现朱书文字,殷墟也发现不少用朱、墨书写的简单卜辞。简牍文字的书写一般要用到软笔和颜料,与甲骨、金石相比,简牍具有取材经济、易于书写、携藏便利等特点,在夏商时期简牍文字很可能已经成为主要的文字书写方式,商代的典册很可能是简牍。遗憾的是,简牍不易保存。正如考古学家唐际根所说,甲骨文是刻写在甲骨上的商代文字,甲骨文、金文、简牍一起构成了中国最早的成文文献。说起甲骨文的造字法,人们都会不自觉地运用许慎《说文解字》中的“六书说”来解释甲骨文的构字方式,即象形,会意,形声,指事,转注,假借。专家们认为,传统的六书是西汉以后的学者对于固定的篆文分类归纳的结果,不一定具有普适性,因此要跳出六书的框架来看待甲骨文。唐兰在《中国文字学》里提出了甲骨文象形、象意、形声三书说,陈梦家在《殷墟卜辞综述》中归纳出象形、形声、假借三种汉字基本说。目前学界对甲骨文造字法尚未形成统一定论,也有学者认为,假借、转注属于字的用法,并不是形体上产生新字的方法。一般来讲,甲骨文形成了象形、指事、会意的基本造字形式,大量利用形声字,并出现假借字,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。甲骨文在商代晚期达到鼎盛,为什么到周代不久就突然消失了呢?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门艺老师介绍说,甲骨文在西周之后还有零星出土,后来就消失了,推测可能是周代的占卜阶层用蓍草占卜系统《周易》逐渐取代甲骨占卜为主的卜筮方式改变有关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